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”和“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,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,发挥社会组织作用,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、居民自治良性互动。”为更好地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莞城校区加强校地结对,推动社区党建与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工作。
1月29日下午,莞城校区党工委书记、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健,学生社区知行学院老师吴云开,东城堑头社区党工委书记钟林辉、原第一书记洪淑芬,莞城东正社区党工委书记苏健翔等一行人到市委组织部,向有关领导汇报东莞理工学院莞城校区与东城堑头社区、莞城东正社区“校地结对,社区党建与治理共建共治共享”工作开展情况,市委组织部吴雪明副部长、麻挺松科长听取了汇报。
刘健汇报了校地结对的目标、共建内容、实施措施与做法、项目特色等。他表示,以党建为统领的校地共建共治共享,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服务街道社区、居民群众,街道社区利用平台资源服务高校、师生员工。共建方互派人员(包括优秀学生)挂职,实行“双管双责”,以便形成更高的合力和凝聚力。刘健介绍了2017年以来东莞理工学院莞城校区与东城堑头社区、莞城东正社区“校地结对,社区党建与治理共建共治共享”工作开展情况。通过大学生走入街道社区和街道社区领导、骨干以及企业家走进校园,在社区党建理论知识学习、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成效。
吴雪明副部长表示,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。校地结对,发挥高校人才资源的优势和街道社区的平台资源优势,资源共享,优势互补。通过社区党建与治理共建共治共享,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领导力,做好社区群众工作,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,促进社区经济发展、文化提升,促进社会和谐,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希望东莞理工学院莞城校区与东城堑头社区、莞城东正社区更深入结对开展工作,寻找活动关注的接洽点以便实现资源共享,同时,要了解在结对共建中,高校和社区各自的需求和为大家所能提供的资源和服务,真正做到校地结对,推动社区党建与治理共建共治共享。麻挺松科长从方案的设计、工作的实施等方面做了说明和指导。
洪淑芬、钟林辉和苏健翔表示街道社区需要高校人才的支持,和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工作,同时,社区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、就业机会和社会实践平台,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。
通过这次汇报,明确了校地结对发展方向和开展形式,寄望充分发挥党员的榜样作用,开创高校与街道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。